小米背后有高人
小米的营销,大家都是公认的很强,那小米背后的高手,知道是那位吗?这篇文章,我们来看看作者给大家的答案。
———— / BEGIN / ————
今天的互联网圈,所有人都认同这两件事:
1 雷军懂营销;
2 小米有高人。
1 月 1 日凌晨,步入 2025 年还不到 5 分钟,千亿大佬雷军紧张到手足无措。
他连线 B 站跨年晚会送祝福,被硬控了 5 分钟,声音很夹,动作拘谨。
连麦结束,雷军瞬间卸下防备瘫在了座位上。
雷军说:从没这么紧张过,人生第一次实时直播连线,还没有彩排。
神奇的是,此刻的雷军似乎没意识到:他自己不也一直身处小米自己的跨年直播间嘛?同样是人生第一次跨年直播,为什么能无比轻松自然。
从 2024 年 12 月 31 日 20 点开始算起,雷军已经开播足足 4 小时。
坐在他右手边的,雷军称他“洁云”,请你先记住这个名字,因为这篇文章写的是他。
直播场地是小米汽车工厂
整场直播看下来,不得不说,实在是强。
首先,这是一场无主题、无彩排直播。甚至雷军开播时,就直言担心自己撑不满 4 个小时。
各种看似无意、实则精妙无比的环节穿插其中。
最终这场活动收获极好的口碑,最直观体现,就是汽车订单飙升。
成本不到一场发布会的十分之一,效果还一点不逊色。这不能简单归结于雷军的魅力,团队的策划执行至关重要。
小米内部,真的有高人。懂的人,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儿有多深。
于是我很好奇:操盘了整场直播、让雷军放下包袱、花小钱办大事、把诸多不可控风险消解在无形、带来这么直观的订单转化……的这位,“洁云”。
啥来头?
这样的直播,是怎么完成的?是不是我们也能学到些什么?
强烈的目标感
直播刚开始,徐洁云说这是一场围炉夜话。摆上了很多小零食,围炉煮茶。
大佬也是人,直播本身一定是不舒适的。哪怕李佳琦、董宇辉,也不敢说自己今天多热衷直播。
何况没有准备和彩排,氛围营造是基础且重要的第一步。
还有什么是重要的、甚至最重要的?徐洁云强就强在,看似坐在旁边做策应、打配合,实则全程在紧盯目标、牢牢控场。
弹幕里很多网友吐槽徐洁云,埋怨他常打断雷军讲话:“我想听雷总说,你能不能少插嘴。”
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徐洁云每次打断都恰到好处。
雷军一聊起来就会有点放飞跑偏,徐洁云立刻切入:
“雷总,能不能跟直播间朋友们透个实底,咱们今年到底交付了多少辆小米 SU7 ?”
雷军这才想起来,拿过来一个板子,说我们全年交付了 13.5 万辆。
雷军旁边的椅子真不是那么好坐的,你能感受到吗?在那个气口,如果没递上这句话,是不是从公关角度来看,麻烦大了?
这就是神级辅助的含金量。
这是发布时的目标,实际超出预期 78% 之多
更难的是,信息宣发、品牌形象、公司价值观……一切一切都必须通过 IP 的优质内容输出来实现,亲和不刻意、更不能给自己挖坑。
徐洁云是怎么辅助雷军,一直输出优质内容 C 满全场的?
Part 1 用照片激发表达欲
这是徐洁云为雷军准备的厚厚一沓小抄。
但雷军确实没怎么用上,他说:聊到的这些话题,印象深刻到不需要准备。
重点不是“小抄没用上”,而是:徐洁云用的方法“比小抄还要厉害得多”。
徐洁云选了十几张 2024 年对小米、对雷军而言,非常重要的照片,让雷军做年度回忆。
张张都是名场面啊,比如:雷军交车鞠躬开车门、车展被围、去新疆做冬季测试、10 万辆下线当天在工厂午睡……
用照片来串联内容,有什么好处?
第一,雷军绝对不可能没话讲,完全不用准备,也可以有精彩的发挥;
第二,所有照片网友都很熟悉,当事人再次解读,雷军能讲,观众爱听,话题度拉满。
就连这些 KT 板也没浪费,最后一波雷总亲笔签名,连直播间家人们的福利都有了。
Part 2 与传奇人物的对话
徐洁云安排的第 2 个节目,是找来“传奇人物”和雷军对话。
这个传奇,是小米首席赛车手阿灿,来分享纽北赛道的幕后故事。
2024 年 10 月,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以 6 分 46 秒 874 的官方认证圈速成绩,成为全球最速四门车。
这件事情,本身就有传奇色彩,雷军和阿灿的对话,在“大众层面”不可能不出料。
我想说的,其实在另外一个层面。
说个题外话,近几年,雷军在很多顶级重要的大型活动上,都有一条不那么明显的暗线:吸引汽车行业的顶级人才。
比如 2024 年雷军年度演讲,提到的这位胡峥楠,是原吉利研究院院长。
我听说、只是听说啊……为什么胡峥楠要入职顺为资本?因为有前东家的竞业协议在身上。
这页 PPT,汽车业的高端人才不可能看不到、更不可能不知道意味着什么。
懂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儿有多深……雷军就是这样向人才释放信号的。
回到雷军和阿灿的对谈。
客气、尊重、礼贤下士咱就不说了,基本操作。
阿灿在徐洁云的提醒下,立了自己的 2025 年度 Flag:要在纽北跑 500 圈。这是目前国人没有人能达到的成绩。
还透露出:小米,明年在纽北——这个所有车企都看重的战场,用真金白银拿到了 16 个测试周。
作为车手,可以在纽北尽情尽兴的测试刷圈,阿灿很自豪:自己可能即将成为纽北圈数最多的中国车手。
请问哪个有追求的人,听了这话能不迷糊?
雷军还提到了一个小故事:阿灿问雷军,如果外国车手 David 成绩比阿灿更出色,雷军会取谁的成绩?
雷军说:只要你跑,我就一定会用你的成绩。
最后,在纽北的两天里,老天只给了唯一一次机会。阿灿把这个机会,主动让给了对赛道更熟悉的 David ,创下传奇。
什么是肝胆相照,啥叫士为知己者死?似乎在这一刻具象化了。
相比年薪,是不是顶级人才更看重这些?
直播时,还爆出了一段阿灿的经历。
在前东家工作时,阿灿想要挑战纽北,公司没有支持他的愿望。但是雷军给了他这样的机会,他非常开心、自豪。
我个人纯好奇,阿灿原来任职哪家公司?查了一下,似乎也是吉利。
还是那句话,懂的都懂。
“军儿,收手吧,外面都是 XX 。”
Part 3 参观工厂车间,内部大揭秘
徐洁云安排的第 3 个节目,是参观工厂车间。
参观车间,这不就揭秘嘛,看到企业内部的样子,这肯定是有话题效果的。
除了工厂自动化设备、现代化技术外,据说还在这个环节曝光了小米下一款 SUV 车型——小米 YU7 的车架。
难怪大家都说,雷军懂营销。
不知道是不是故意埋的彩蛋,但毫无疑问,话题度和营销效果肯定直接拉满。
在这个环节,徐洁云展现了极强的风控意识。
雷军看到了叉车,很心动,想过把瘾开一开。
如果真在直播里开了,绝对完蛋
徐洁云说:这个可能还真不行。因为涉及资质和安全,没有培训上岗就操作这些特种机械,是不行的。
雷军还说:这玩意儿这么简单……言下之意是:还需要驾照?
徐洁云,再次,把话圆过去了。
大概是说:驾驶叉车是男孩的浪漫,每个男孩都有这样的梦,那看看有多少想学叉车,大家一起报个班啊。
嘻嘻哈哈,这个话题就带过去了。
我不知道,当时和事后,会不会有人一身冷汗……
除了叉车,还有什么风险?
今时今日,打工人和老板的矛盾,似乎前所未有的被放大。
难免有人会想:雷军你这样的大佬,大过年的跟娱乐晚会抢流量,陪你直播的小米员工还得熬夜加班,是不是太自我了?
到了零点的时候,在徐洁云的安排下,雷军做了什么事儿呢?
所有的工作人员被叫到镜头前面,出镜,和雷军一块儿合影。
雷军亲自表达感谢,给大伙儿都发了红包。
粗算工作人员大概 20 个左右
没有人喜欢老板压榨打工人,连这,也都考虑到了。
大家也给雷军准备了一个红包,一时间其乐融融。
雷军自己也一如既往有梗,说:你们怎么没像网友那样,祝我年入百万?
打开红包,还说 2025 一开年就收到 200,这是今年年入百万的开始。
其实看到这里,这场直播已经完成度非常高了。
不过肯定不是完美的,小细节不纠结,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出的 bug,反倒是出在另一个高层身上。
右边开电瓶观光车,边开边介绍的,是小米汽车工厂综合管理办公室负责人,赵鹏。
他在参观过程中见到小米的员工,脱口而出:今天大家没白加班。还自称自己是“牛马”。
有一说一,跟整体其乐融融的氛围,确实是严重割裂的。
评论区弹幕里很多人提醒头盔、安全带,还有不握方向盘……
一方面,直播会放大很多细节;另一方面,是不是也再次从侧面印证了:小米的努力,不是雷军一个人的努力。群体约定俗成的行动和选择,才能构成一家企业的文化和对外形象。
最后的话
什么是 IP 经济?
就是愿意围绕自己,先生产出一手的内容,让核心用户参与创作和传播;
为什么说雷军懂营销?
真诚、努力、亲和这些大词暂且略过,至少雷军愿意出来接触用户,不怕丢脸,愿意暴露自己的情绪、让渡一些个人隐私。
这些是造梗的基础。
然后,吸引更多人加入,潜移默化形成影响……进而实现更大的商业价值。
前几年,很多人担心公司品牌个人化,列举一大堆弊端;很多公司甚至在去创始人化。
梁宁老师在《真需求》里,说了一句话,现实又扎心:
你犹豫要不要做 IP,本质上还是不知道“出名”这件事,能带来多么巨大的好处。
像雷军那样走出来吧,然后遇到你的幕后高人。
作者:刘哲涛 来源微信公众号:刘哲涛
热门推荐